热烈庆贺我校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校园     •热烈庆贺我校被评为郑州市首批新优质初中     •热烈庆贺我校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文明学校     •【总务】热烈祝贺我校荣获“郑州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达标单位”称号     •热烈祝贺我校荣获郑州市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比赛二等奖    

网站首页 >>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日期:2019/6/3 16:27:00    浏览次数: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失衡或人格方面的偏差,将对他们一生的成长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目前,中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心理乃至、犯罪等,迫切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深入发展的实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应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关于健康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性。

  我认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个性心理:意志品质健全,意识正确,既能悦纳自己又有自知之明,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较强,个性结构完整;善于、乐于与他人合作相处,人际关系协调;具有乐观向上的品质,在群体中有安全感,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好的社会心理。

  2.学习心理:认知能力正常,轻松、愉快的上课,能基本掌握上课基本知识,在课外活动中表现出广泛的兴趣爱好,正常发挥自己的潜能;对于学业有满足感、成就感;对 考试 成绩既看重又不过分依赖,对考试既重视考试结果更重视过程,能客观的对待冷静的分析考试结果,制定出今后学习更切实际的计划。

  3.生活心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心身边的人,热爱生活,富于幻想而不沉溺,能很好的把握住自己的现在;社会适应能力强,行为规范,行为与年龄相符;乐于交友,珍惜友谊,与异往正常、 自然 。

  4.择业心理:人生目标明确,人生态度积极,对未来充满信心;富于进取心,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一旦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就会采取行动向既定目标努力。

  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要求和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 规律 提出的,它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内容的确立上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目标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围绕这些目标,学校应进行相关内容的课程安排,进行咨询、心理测验、活动训练等。

  2.科学性原则。学校应组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育学、心 理学 。在教材选择上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可操作性,教材必须是经过一定科学研究筛选后确立其内容;在教学手段上,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以人为本,强调学生心理能力提高;在评价方法上,多采用科学方法,如测量工具、统计技术等。

  3.活动性原则。让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突出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去认识他们面对的一切,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不是靠“听”得到的,它是通过主体自身的活动实现的。在各种活动中,学生所有心理器官都直接与客观世界发生联系,从而丰富心理世界,提升心理素质。

  4.差异性原则。即承认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差异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获得实效性的前提。充分尊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要进行分类指导,满足其不同心理需要。尤其是对有心里问题或行为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指导。三、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 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现代 生活的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现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对学生的爱和尊重,对教育事业的,饱满的教学热情,奋发向上的理想,顽强不屈的意志,乐观的人生态度,严谨的治学风格,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等。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和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调节情绪的能力,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知识、增进文化的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渗透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教育过程,也是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心理 发展 过程。同学校其他心理教育形式相比,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再内容上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它不是针对某一种心理缺失来有针对性地、咨询或训练,而是针对学生的整个心理世界而言的,既有兴趣、情感因素,也有意志、个性成分。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是的,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因此,课堂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耕具有灵活性。

  3.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感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的认同,决不是干巴巴的所能奏效的。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在有机的融入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有关活动,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以活动为主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的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生活中有意识的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心理健康的知识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体会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与生活。

  4.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人的情绪极易被周围所感染,因此,创设良好氛围,对于影响学生心理十分重要。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局限于校园内,而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途径对学生影响,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应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形成最大的合力。要改变家长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念,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造健康的家庭,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中生活,在、平等、和睦的家庭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净化社会,通过使学生参与社会的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中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