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天地

 
当前位置:首 页 >> 教学天地 >> 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

巧建作业这道“梁”

发布日期:2013/1/19 12:12:00    浏览次数:
    作业,学生不能承受之重,老师不能承受之轻。
    学生感到作业太重,不想做作业会被老师简单认为学生没有好好听课,贪玩的原故;而老师怕学生贪玩,又简单的用作业来围困学生,唯恐作业太轻学生无所事事。轻重之间,双方都苦不堪言。虽然学生想把学习搞好,老师想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两者却在同一条道路上误执奋斗之剑一路葬送。学生作业做的苦,老师收、改、批、讲,更是苦累不已。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两者之间徘徊。
那么,如何真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好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完善教学流程。让作业更科学更简洁,更合理更有效,适合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教和学之间的一道“梁”,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研究的问题。
    作业负担问题似乎已经成为我们教育文化劣根的一种外显,成为我们教学流程上的一种慢性病。时至今日,尽管对这一顽疾的病理分析、应对之策不乏其有,但笔者认为,该病症的病原体来自学者、教育工作者对作业与教学之间关系的混沌认识。只有从根源上反省二者间的关系,我们才可能对“学业负担重”这一问题对症下药,以求取得改革成效。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必然伴生物,学生通过作业巩固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作业是学校教学的继续延伸,家庭作业是联系学生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纽带。作业与教学相伴相生、鱼水一家,我们无法将其相互隔离起来。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作业是课业,是课程、课堂、教学活动中衍生出来的“副业”,而课程、教学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业”,二者是本末关系。课程、教学活动是作业发生的本源和前提,作业是从课程、教学活动中衍生出来的学业任务,教学与作业之间固有的前位与后位、源与流、本与末的关系不可颠倒。正是如此,作业只能在教学质量提高中居于辅助地位,教学活动才是整个教育活动的真正立基点。
探究开始,请我一起从八年级学生一周作业统计表的实际作业情况中发现问题,从而寻求我们所想要的作业规范。努力探索作业的“桥梁”作用。
八年级学生作业统计表

各课情况 日期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一周总用时
数学 作业内容 教学案 卷子一张 订证复习题(3)达标卷(1) 学案3.3\听课手册 教学案\听课手册  
作业性质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完成时间 40分钟 50分钟 30分钟 40分名钟 40分钟 200分钟
英语 作业内容 教学案、日清 课时作业3\4\5 教学案u3 3.4 课时作业4.2 课时作业\背诵P38\3a 课时作业2.4\2.5  
作业性质 分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完成时间 30分钟 6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190分钟
语文 作业内容 日记一篇、第五单位文言文 日记\背第3\4首古诗,画第3课重点 课时作业1.4 课时作业5\背诵21课课下注解 课时作业6\单元总结提升  
作业性质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完成时间 6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220分钟
政治 作业内容 总结重点 总结重点 总结重点 总结重点 无  
作业性质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  
完成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无 120分钟
历史 作业内容 总结重点 总结重点 总结重点 无 无  
作业性质 无层次 无层次 无层次 无 无  
完成时间 30分钟 30分钟 30分钟 无 无 90分钟
物理 作业内容 教学案1.1写完,1.2写预习导学 课时作业(六)B 无 无 测小灯泡电阻教学案  
作业性质 无层次 无层次 无 无 无层次  
完成时间 60分钟 40分钟 无 无 30分钟 130分钟
其他 作业内容 无 无 无 无 无  
作业性质 无 无 无 无 无  
完成时间 无 无 无 无 无  
一天总用时 3小时10分钟 3小时 2小时40分钟 2小时20分钟 2小时30分钟 13小时20分钟
从这个统计表格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作业内容来看,偏重基础而无层次;日作业量和周作业量都偏大;
二、作业与课堂内容之间的关系太笼统,没有明确的线索可寻,不能体现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也就不能明确区分哪些内容是必须练习加强的,哪些内容是不需练习加强的;
三、学生完成作业所需时间明显过重,以作业捆绑学生的自由度,让活泼的课堂活动在漫长的作业时间中沉寂;
四、不同层次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无法体现;由于作业量大,作业批改情况也无法明确体现;
五、课时作业、单元作业和学期作业之间的关系没有明显的系统规划等。
    有了以上问题发现,我们通过研究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力求分析我们当前给学生所布置的作业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加科学的给学生布置作业,真正能够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完善教学流程就更显得十分必要。
    笔者认为,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几个前提。
一是作业来源于课堂需要的前提。我们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慎思作业是不是课堂教学的合理延续,是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如果课堂活动不需要,作业也应不体现。
二是作业层次要清晰的前提。学生有差别,作业没变化,这是误人之道。作业没有层次性,一方面说明老师对学生没研究,只考虑教学内容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老师懒惰,不去梳理课堂内容和学生程度之间的关系。其结果就是所有的学生去面对同样的问题。程度好的学生做了大量无用功,程度差的学生啃也啃不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对作业失去兴趣。
三是作业内容系统规划的前提。因为教学内容是有系统性的,而我们的作业内容没有系统性。随意布置作业,按经验布置作业成为当前老师布置作业的一种普遍现象。
    这种看来,我们布置作业无法体现课堂教学和作业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最终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效果。这也是笔者长期实际教学活动最为疼心的问题。
    因此主要针对作业布置情况,我们要以学生每天的作业为突破口,在关注学情,生情的前提下,让作业既能服务于老师的“教”,又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为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我们主要以下  几个方面去寻找突破口
一、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然而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脱离实际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作业设计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学生趣味盎然地完成新颖多样的习题,练习成了他们一种愉快的精神享受,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唤醒了学习的主动性。
二、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学习应该让每个学生受益。而每个学生的基础能力、认知水平不可能全部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有层次的布置作业,能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每个班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分A(基础)、B(中等)、C(较难)三层,每一层的时间均控制在20分钟以内,选题典型、针对性强。这样,优等生增强了自身的能力,满足更高的求知欲望;中等生缓解了压力,自己也有了更高的目标;弱一些的学生也不会出现什么都不会的尴尬,还能增强自信心。
三、作业设计要有探究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运用知识的机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还可以自己设计,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作业不局限于课上学习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不把书面纸笔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而是要把握数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能让学生有自主地把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与数学活动联系起来,让数学作业富有趣味性、吸引力。这类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己设计作业、也可以同桌互相出题,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需求”的作业内容及数量,按一定的计划独立完成,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四、作业设计要有实践性。很多学科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作业是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努力构建开放性、动态性的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学习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验、感悟、表达,学用结合。
五、作业设计要有反思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我们往往造成一种错觉:作业讲评后,学生的作业订正好了,而且订正得正确、清楚。教师感到很满意,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实际上部分学生往往对有些习题仍一知半解,存在着认知上的“盲区”。因此,加强作业订正后的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反思性作业可以分为日反思、周反思、阶段反思或知识块反思等等。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错误的原因,更可以理顺解题思路,积累经验,提高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教学反思促动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样学生的反思定会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和最高追求“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求教师不但要有驾驭教材、调控课堂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设计作业的能力。让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把作业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延伸与发展,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趣味作业、分层作业、探究作业、实践作业和反思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